一、127师出兵谅山,对抗越军精锐
1979年2月17日,中央军委在北京举行重要会议,决定对越南进行自卫反击作战。这一决策的出台,源自一系列长期的挑衅行动。越南自1975年统一以来,便开始对中国边境进行持续骚扰。尤其是在黎笋领导下,越南展开了对中国的反华行动。华侨被驱逐,武装部队不断侵扰中国边境的民众。多次警告无果后,中国选择采取军事行动。
越南虽然早在四年前就开始酝酿对中国的侵略计划,并在中国西南边境外围建立了大量军事据点,但解放军在接到指令后,迅速展开反击。短短几周的战斗中,解放军迅速突破越南防线,逼近了河内。谅山战役,成为了这场攻势中的关键一战。
谅山省位于越南北部,靠近中国广西,距河内仅130公里,是越南的天然军事屏障。黎笋在此进行了多年的军事建设,修筑了大量防御工事。尽管谅山省易守难攻,但为了实现自卫反击的战略目标,中央军委决定发起对谅山的进攻。
展开剩余78%驻守谅山的越军第3师是越南的精锐部队,被誉为“金星师”,他们曾在越南战争中重创美军,特别擅长夜战、肉搏战和遭遇战。越军第3师的士兵对解放军的到来并不在意,甚至放出“打到南宁过春节”的豪言。
为了打破越军的信心,解放军集结了大批部队,决心一举拿下谅山。127师在张万年的指挥下,负责谅山东部的作战任务。张万年指挥的第127师,装备精良,战斗力强,肩负着歼敌的重要任务。1979年3月3日,张万年率领第127师开赴前线。
二、许世友:停止作战,否则军法处置
随着战斗的推进,尽管前期的准备已经相对完善,但解放军对谅山的具体情况仍缺乏了解。因此,张万年决定根据战场情况灵活调整部署。在行军途中,解放军第127师决定由380团担任主攻任务,急速奔袭15公里,抵达穷奇河北岸,为南渡穷奇河提供掩护。同时,其他部队也迅速展开行动,占据有利位置,确保整个战斗计划顺利进行。
经过数小时的行军,解放军成功抵达预定作战位置,并展开激烈的战斗。127师380团1营、3营成功渡过穷奇河,占领南岸。然而,就在张万年准备继续部署进攻迷迈山时,一道来自前线指挥部的急电打断了他的思路。
电报来自许世友将军,命令张万年“停止作战,否则军法处置”。这短短十个字,仿佛一记重击,令张万年陷入了深深的思考。此时,127师的380团已经渡过穷奇河,若此时停战,位于穷奇河南岸的部队可能面临越军反扑。然而,张万年作为久经沙场的老将,知道许世友此时下达命令,必有深意。
经过一番沉思,张万年决定暂时停止进攻,命令380团1营和3营原地待命,等待进一步指示。
三、张万年巧设“诱饵”,歼灭谅山大批守军
张万年接到指令后,开始思考背后的战略意图。原来,中央军委的目的是在消耗越军精锐力量的同时,避免直接攻占河内。他们希望通过打击越南在谅山的驻军,迫使越军在此与解放军正面交锋,而不是让其撤回河内。为此,张万年决定调整战术,制造出“我军难以进攻”的假象。
他决定将已经渡过穷奇河的380团1营、3营作为诱饵,命令他们就地设防,而其他部队则隐蔽起来,准备在后方提供支援。通过这样的部署,张万年意图引诱越军前来进攻,从而创造机会消灭更多敌军。
果然,越军很快上钩。1979年3月4日凌晨,一支越军特工队悄然接近127师指挥部,发动偷袭,试图摧毁通讯装甲车。虽然其中一名通讯员牺牲,但越军特工队未能造成更大破坏,并迅速撤离。而张万年恰好在此时前往穷奇河北岸部署战斗计划,避免了被袭击。
尽管越南媒体发布了虚假的消息,称“张万年被活捉”,但这一消息并未动摇我军的士气。事实上,黎笋的这一做法恰好暴露了越军的意图。解放军迅速确认张万年的安全,并继续保持沉默,以迷惑越方。
最终,张万年决定“违反命令”,带领127师于3月4日联合第55军展开全面进攻,成功突破了越军在谅山北部的防线。经过一整天的激战,驻守在谅山的越军第3师和其他支援部队几乎被全歼,成功打破了越军在北部的防线。
结语
经过一系列精心部署和巧妙的战略诱敌,解放军成功击溃了越南在谅山的驻军,确保了自卫反击战的胜利。此次战斗的胜利不仅得益于张万年的指挥才能,也体现了中央军委的深远战略布局。最终,解放军在谅山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,彻底打破了越南的嚣张气焰,取得了战略上的重要突破。
发布于:天津市鼎合网-股票炒股配资开户-公司配资炒股-比较大的证券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